close

全球十大變廢為寶的綠色環保回收經典項目

2009-01-14 01:05:57 發表
一些富有創意的綠色建築師、藝術家、科學家及其他發明家正致力於改變這一趨勢,他們收集身邊被遺棄的零碎東西,利用它們最終建造出令人瞠目的房子、寺廟、雕塑甚至燃料。

 

網易探索1月13日訊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現今這個喜愛丟棄的社會,許多完美的材料最終淪為垃圾,與此同時,新的材料不斷出現並取代了它們的位置。一些富有創意的綠色建築師、藝術家、科學家及其他發明家正致力於改變這一趨勢,他們收集身邊被遺棄的零碎東西,利用它們最終建造出令人瞠目的房子、寺廟、雕塑甚至燃料。以下便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變廢為寶的十大典型建設,它們將向你展示,身邊那些熟視無睹的廢棄物是可以搖身一變成為藝術品,而變廢為寶就是讓東西永遠都有用。

 

1、寺廟由啤酒瓶建成

 

 

 

 

 

 

 

 

 

 

 

 

泰國西薩菊省的“Wat Pa Maha Chedi Kaew” 寺廟是由數百萬的可回收綠色及棕色啤酒瓶建成的,俗稱“萬瓶寺”。僧人通過這一舉措既為當地治理了環境污染,又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寺廟。這座“萬瓶寺”位於曼谷東北600公里,僧人們從1984年開始用廢棄的瓶子裝飾僧舍,從而吸引更多的人捐獻瓶子建造寺廟。在這座特殊的寺廟裡,從水塔到遊客的盥洗間,從寶塔到佛堂,從火葬場到洗手間都是由喜力牌和象牌啤酒瓶建成的,成為當地一大景觀。相傳寺廟的建造者以前曾嗜酒如命,後皈依佛門並修建了這座寺廟,旨在奉勸人們少喝酒。方丈表示只要有更多的瓶子,就將建造更多的“瓶子”設施。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 )
2、紙橋由硬紙筒建造

 

 

 

 

 

 

 

 

日籍建築師阪茂(Shigeru Ban)使用硬紙筒在法國南部的加爾東河一段寬度約10米的河段上上建了一座紙橋,距離聯合國世界遺產古羅馬嘉德水道橋只有半英里。紙橋重7.5噸,橋身由281個硬紙筒組成,每個直徑約11.5厘米,厚度為1.19厘米。橋呈弧形,類似石拱橋,兩端分別固定在略高於水面的沙石堆中,周身呈原木顏色,由類似扶桿的紙筒相互連接而成。此外,橋樑的台階由再造紙和塑膠材料做成,固定橋樑的橋基則是裝滿沙子的木盒子組成。紙橋十分堅固,建築人員曾使用合共裝滿1.5噸水的汽球,測試紙橋的承受能力,估計可容納20人同時站立。雖然主材料是紙,可橋的質量卻不是“紙糊的”。阪茂說,這一紙筒結構橋樑比較堅固,可以允許20個人同時在橋上走動。

阪茂以採用環保、輕便的建築材料而聞名,他表示,紙橋和羅馬石橋形成有趣的對比,紙也可以永恆、強壯、持久,“我們要摒棄對紙的偏見。建一座橋是我的夢想。”據悉,在24位法國建築系學生及3名日本學生的幫助下,他阪茂花了一整個月時間建橋。2007年它向人們開放了6個月,最終因雨季的到來而被拆除。

阪茂於1957年在東京出生,他曾用硬紙板替日本、土耳其及印度地震的生還者設計收容所,因而聲名大噪。他的建築創作遍布世界,包括東京時裝設計師三宅一生的寓所、2000年德國漢諾威萬國博覽會日本館,以及紐約遊牧博物館。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 )
3、戶外藝廊

 

 

 

 

 

 

 

 

戶外藝術家理查德‧特雷西(Richard Tracy)以製造“繁華藝術”而著稱,20年來他將各種垃圾變為引人入勝的雕塑。特雷西從他鄰居家丟棄物中尋找能夠激發靈感的垃圾,以充實其散亂的戶外藝廊,該藝廊每年可吸引數千遊客前來觀賞。在這一藝廊中,泡沫塑膠, 番茄籠,滾柱溜冰鞋,茶車等不再是垃圾,而有了自己另一種存在形式。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 )
4、集裝箱搭成的房屋

 

 

 

 

它們是簡陋易鏽的矩形集裝箱,只需一點點的奇思妙想與細心呵護,它們就可以化身為美麗實用的時尚居室。對於國家來說,空集裝箱運回的運輸成本太過昂貴,於是大量過剩的空集裝箱堆積如山。以上的照片展示了建築師彼特‧皮林斯(Pieter Peelings)和西爾維亞‧墨頓斯(Silvia Mertens)將四個裝飾一新的空集裝箱疊放起來,作為辦公及起居室。

 

 

5、飛機旅館

 

 

 

 

 

 

 

 

在瑞典的阿蘭德機場跑道上停放著一架已淘汰下來的大型噴氣式客機,直到有一天一個名叫奧斯卡‧迪奧斯(Oscar Dios)的勇敢商人提出一個適合於它的完美方案:他建議將這架波音747-200改造成“巨無霸青年旅館”,以解決機場周圍可用土地缺乏與廉價旅店需求之間的矛盾。

此飛機原是一家航空公司所有,那家業者2002年關門,此飛機歇息了多年。波音747是全球第一批廣體客機,波音747-200於1971年開始生產,其設計上是客貨兩用,機身有70多公尺長,的確壯觀,內部雙層,五百個座位便於拆卸。現在將座位拿掉,變成80張床,駕駛艙成為交誼廳。飛機內部重新進行了拆建,分成了25個獨立房間和一個咖啡屋。每個房間有6平左右,頂高三米。它為無數想感受機場和機艙氛圍的人提供了方便,也許也幫助飛行員和空姐們提供了幽會的場所。不管怎樣,從表面來看,此噴氣式飛機旅館酷似一個行為藝術品。這一旅館將在2009年1月中旬正式對外預訂,初步訂價為每晚45美元。

迪奧斯看好這一遠景,表示只要一試得手,就要創辦“巨無霸青年旅館”連鎖系統,全球各大主要機場門前都開一家。這架波音747-200型客機是在1976年建造的,當時他的所有者經常用它來運送去麥加朝聖的包機教徒們。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 )

6、“垃圾人”

 

 

 

 

 

 

 

 

當地球資源被過度開發與使用後,伴隨而來的便是各種環保與污染問題,迫使我們生活在垃圾的時代。德國行動派藝術家哈‧斯切爾特(Ha Schult)1996年在其“垃圾人計劃”的創作理念中表示,考古學家從失落的古老社會所遺留的垃圾中,找尋當時社會的生活方式;同樣地,目前我們生活中所產生的各樣垃圾,都是後人描繪我們這個時代文明的依據,換言之,垃圾人就是我們自己的形象。斯切爾特利用電腦零件、廢金屬、瓶子、可口可樂罐等所有您能想像的瓶瓶罐罐以及大量的科技工業廢棄物,充填出約一千座180公分的垃圾人(Trash people)雕塑,在德國郵政集團旗下的DHL與Danzas國際快遞及運輸公司的贊助下,從1996年起迄今,運往世界各大景點展出,從德國的羅馬露天圓形劇場開始,一路長征到巴黎的新凱旋門、莫斯科的紅場、中國大陸的長城、埃及的吉薩金字塔、瑞士的馬特洪峰前等,未來還將陸續到澳大利亞的艾莉斯岩、裡約熱內盧以及南極洲的冰山展出,甚至已經有一個小垃圾人隨著一位德國航天員進入航天飛機中。

當我們覺得“垃圾人計劃”的創意新奇有趣之餘,作品的背後似乎要人們正視美麗外殼的偽裝下,真實與醜陋的一面以及所蘊藏的嚴肅環保課題,我們是否該為工業文明所帶來的龐大垃圾量感到慚愧與怵目驚心呢?而我們正在為自己塑造什麼樣的形象呢?

舒爾特是一位行為藝術家,往往通過直觀駭人的方式,使人們感官受到刺激,產生強烈反應,形成深刻印象。他在戰後的柏林瓦礫中長大,經常以垃圾和高消費為題進行創作。1976年,在威尼斯美術雙年展上,他曾一夜之間用8000張廢報紙把聖馬克廣場全部覆蓋起來。次年,他又把自製的遙控飛機送向紐約摩天大廈上空,並在一個小島上撞毀,稱之為“失敗”計劃。他還把汽車、洗衣機的框架弄到羅馬一家階梯劇場展出。
7、舊地圖和一次性紙杯建造的裙子

 

 

 

 

雖然這種裙子並不能穿,但它非常精緻漂亮,這些易碎的裙子全是由可回收紙杯和舊地圖製作而成的。倫敦藝術家蘇珊‧斯托克威爾(Susan Stockwell)是該作品的創作者,她使用了咖啡過濾杯、苶葉袋和用舊的地圖,裙子看上去非常漂亮,有些像玫瑰花,腰間束物和褶飾花邊讓人們聯想起來幾個世紀前的服裝風格。

蘇珊善用一種精緻具爆發性的創作概念,呈現在在雕像、繪畫、拼貼、裝置藝術和電影等作品中。她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利用一些廢棄材料。關於利用廢棄物創作,蘇珊表示,自大學期間開始,因課程曾介紹以廢棄材質進行創作,加上她本身並無多餘經濟來源購買昂貴素材,便從生活中找現成的廢棄品充當創作材料。蘇珊表示她並不想被認為自己是資源回收狂或環境學家,使用廢棄物創作純粹是經濟考量,身為藝術家的她,經濟上並不富裕。她希望能顛覆我們對這些素材的既定想法。例如,她曾把面紙製造公司Kimberly-Clark提供的面紙黏成具大的方型柱,顛覆了面紙給人柔軟、隨用即丟的形象; 此外,她認為地圖在傳統概念裡是屬於男性的,她便用地圖作成女性穿的裙子,透過本能性的直覺將各國地圖形狀與身體器官作聯想。
 

8、廢金屬雕塑公園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廢棄金屬雕刻地點位於美國威斯康星州埃弗摩爾博士的“廢金屬雕塑公園”中,這裡共陳列著高15米、寬36米、重320噸的雕塑,它們都是由50-100年前的大型廢棄機器組件製成的,其中包括從美國“阿波羅”號太空飛船上卸載下來的淨化排污艙,由愛迪生設計的一對雙極發電機。此外,該公園內還有更多的回收金屬雕塑,包括一群回收金屬鳥,其中有些鳥類雕像確實可以“鳴唱”。據悉,埃弗摩爾博士的真名是湯姆‧埃夫里,他在數十年裡收集了大量的機器和機器配件。

 

9、一次性紙尿布製造柴油

 

 

 

美國每年製造210億個一次性紙尿布,當然它們用過之後就是毫無用途的垃圾。目前,加拿大魁北克省AMEC公司採用一種新穎方法,竟能將大量的紙尿布變成柴油!這家公司使用了一種高溫分解方法,在密封環境下對大量一次性紙尿布加熱處理,從而轉化為柴油。這一過程中由於採用密封系統裝置,不排放廢氣,生產出的“尿布柴油”能用于多種工業生產。裝備這種新生產線的燃料工廠將設在蒙特利爾地區,預計一年半內投產。公司負責人盧恰諾‧皮恰基亞介紹說,所採用的高溫分解技術的核心步驟是,在600攝氏度的封閉環境裡加熱廢棄紙尿布,使其先後實現熱分解和碳鏈分解,最終轉化為燃料。由於這種“尿布燃料”屬於可再生能源,因此通過高溫分解技術生產此類能源在加拿大正日漸興起。隨著未來技術的提高,專家稱不久後能將紙尿布轉換為更經濟實用的燃料。根據AMEC最初的估計,每3萬噸尿布能生產出1.1萬噸柴油。
 

10、工業廢品建造的岩石花園

 

 

 

 

 

 

 

 

在印度昌迪加爾市有一個的岩石花園(Rock Garden),是由在什瓦利克山發現的遠古生物化石和再利用的廢舊材料建成的,景致獨特。它的創立者 尼克‧昌德(Nek Chand)曾是工程部門的一個檢查員,利用市區工業垃圾堆裡找到的可回收材料建造成了此花園。岩石古物被佈置成了一個露天的雕刻展。其中的一些彫刻品包括一堵用廢棄的熒光棒建成的牆,一大群陶土製的猴子和破裂瓷器做成的士兵以及丟棄的玻璃手腳鐲拼成的女子的輪廓。這座花園覆蓋面積有12英畝,陳列著數百個雕像,其中包括:舞蹈者、動物和樂師。據悉,岩石園內仍收藏著一些可回收材料,比如破布料和陶器等。(尼特)

 

來源:巴哈姆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jaych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